地大研究团队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新证据
【资料图】
湖北日报讯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肖龙教授团队首次在火星横向风成脊表面识别出小型多边形裂隙,将此推导为火星近期水活动的新证据。这项研究成果的重要依据来自“祝融号”火星车的新数据。
火星的水活动特征一直是火星探测与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一般认为,自诺亚纪(约37亿年以前)以来,火星的地表水活动逐步减弱。进入亚马逊纪(约30亿年前至今),气候变得干旱寒冷,液态水难以在火星表面稳定存在,水以冰的形式贮存于火星两极及中高纬度地表以下的土壤和岩石中。
2021年5月,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着陆于乌托邦平原南部,在其着陆及巡视范围内分布有大量的横向风成脊。横向风成脊是火星表面较为年轻(可能小于100万年)的风成地貌,是研究火星大气运动及气候特征的重要载体。
研究团队利用“祝融号”导航与地形相机数据,对火星车巡视路线上的横向风成脊表面形貌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首次在火星横向风成脊表面识别出小型多边形裂隙。同时,对原位光谱数据的解译表明,这些裂隙分布区的表面可能存在石膏等含水硫酸盐矿物,意味着水在这些多边形裂隙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结合着陆区的地质背景,研究团队认为这些多边形裂隙可能存在两种成因。一种是地下水通过毛细作用,被输送至横向风成脊表面,在水分蒸发过程中表面收缩形成多边形。第二种是地表与大气中的水汽交换,导致横向风成脊表面形成硬化的砂质壳层,壳层破裂形成多边形裂隙。其中,第二种成因机制可能性较大。
此前,有研究认为火星冲沟和复现性斜坡纹可能指示了火星近期的液态水活动,火星横向风成脊表面小型多边形裂隙的发现为了解火星表面水活动,评估当前火星的宜居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线索。
关键词:
相关新闻
- 地大研究团队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新证据
- “南县稻虾米”又获金奖啦!
-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将迎高峰 预计旅游人次达24000万人次
- 今天打开个税APP,我直接人麻了!|环球今日讯
- 石英砂 环球要闻
- 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占比首超美元
- 2023上海车展:劳斯莱斯新款幻影高定版亮相 当前动态
- 电子体育频道_环球旅游频道
- 环球新消息丨灵光一现英文怎么写_灵光一现英文
- 一图读懂丨2023年静安区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世界热文
- “看见中国 坝光盛影”主题摄影艺术展在贵阳开展_世界视点
- 山鹰国际股东户数下降5.86%,户均持股6.47万元
- 热讯:成都市锦江区:将用10场活动带领职工学会“如何读好一本书”
- 中华企业:2022年筹措帮扶资金20万元
- 北方华创:2022年度净利润约23.53亿元 同比增加118.37%_每日快报
- 全球消息!注意!欣贺股份将于5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
- 环球观点:DNF:次元回廊第2周攻略详解!3大boss机制,小男孩也不过如此
- 中国科技馆“五一”假期科普活动精彩纷呈 天天快资讯
- 今头条!2023北京购车节:专业赛道试乘试驾 集章抽奖100%中奖
- 院线 ∣ 这样的「 试飞员 」太感人-天天新视野
- 4月28日奥士康涨停分析:6G,PCB板,小米概念股概念热股
- 全球今头条!叔叔病危,看到十几家亲戚才凑了800元,我选择退出亲戚群
- 全球最资讯丨郑州机场2023年五一假期出行信息
- 北京交警:“五一”假期这些地方将适时采取临时交通管制